国家发改委发声,美国加征对等关税,指责其吃错药,贸易战前景堪忧
国家发改委就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一事发表声明,指出美国此举是“吃错药”,不仅无助于解决贸易争端,反而可能加剧双方矛盾,损害全球经济,这一表态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,以下是对此事的详细解读。
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背景
自2018年以来,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举措已经从最初的10%提升至25%,为了反击,中国也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对等关税,美国再次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涉及金额高达3000亿美元,面对这一局面,国家发改委表示,美国此举是“吃错药”。
国家发改委的表态
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,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,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贸易争端,反而可能加剧双方矛盾,损害全球经济,发言人强调,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,但同时也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。
美国“吃错药”的原因
-
错误认识:美国认为通过加征关税可以迫使中国改变贸易政策,但这种做法忽视了贸易战的双输性质,美国此举只会损害自身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。
-
盲目自信:美国认为自身在贸易战中占据优势,可以随意加征关税,这种盲目自信可能导致美国陷入更大的困境。
-
内部压力:美国国内对贸易战的呼声越来越高,政府为了迎合选民,不得不采取强硬态度,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贸易战进一步升级。
贸易战前景堪忧
-
双方矛盾加剧: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,可能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,在这种情况下,双方很难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。
-
全球经济受损:贸易战不仅损害中美两国经济,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,世界经济增长可能因此放缓,甚至陷入衰退。
-
贸易规则重构:贸易战可能导致全球贸易规则发生重大变化,在这种情况下,各国可能重新审视自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,并寻求新的发展路径。
国家发改委对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表态,揭示了美国在贸易战中的错误做法,面对这一局面,我国将继续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,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,贸易战的前景仍然堪忧,需要全球各方共同努力,避免贸易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。